創業創新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創業創新

承壓而上,“專精特新”競爭力幾何?
放大  縮小  默認
作者: 發布于:2022/1/12 9:54:03 點擊量: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 題:承壓而上,“專精特新”競爭力幾何?
 
 
 
  新華社記者 張辛欣
 
 
 
  小企業撐起大市場,小企業成就大事業。深耕專業領域、聚焦關鍵技術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韌性的重要支撐,是激發創新、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力量。
 
 
 
  過去一年,面對來自多方的挑戰,大量“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承壓而上。關鍵材料、電子元器件、動力電池……深耕產業鏈關鍵環節,一些企業嶄露頭角。這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現狀怎樣?競爭力如何?記者進行了調研。
 
 
 
  對北京中科金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方興而言,過去一年,幾乎是“沖”過去的。在疫情下,這家深耕酒店智能操控系統20多年的企業,既面臨著酒店升級換代的機遇,也受到了酒店旅游行業低迷的沖擊。
 
 
 
  “只有沖過壓力挑戰,才能等到并且抓住后面的機遇。”方興說,過去一年,企業做精做強了軟硬件系統的供應鏈,通過精細化管理降低了近一成的運營成本,保持住國內中高端酒店市場約10%的占有率。“新的一年,***重要的就是扎扎實實把品質提升,穩步做強供應鏈和產品升級迭代,為后面實現增長奠定基礎。”
 
 
 
  受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影響,過去一年,不少中小企業面臨生產經營成本上升、訂單不足、回款難等挑戰。壓力是常態,承壓而上,辦法總比困難多。
 
 
 
  做動力電池系統的,花更多功夫在筑牢芯片供應鏈上;做新型材料的,更加聚精會神抓好產品驗證;深耕基礎元器件的,一步一個腳印開拓市場……記者走訪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現,保持定力、穩健前行是普遍的選擇。
 
 
 
  正是憑借穩扎穩打,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與規模以上工業中小企業相比,“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表現出的抗擊風險能力更強、發展韌性更足。
 
 
 
  工信部對1000余家“小巨人”企業跟蹤結果顯示,2021年1至9月,“小巨人”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31.6%、67.9%,比規模以上工業中小企業分別高8.8個、35.4個百分點。
 
 
 
  “專精特新”的靈魂是創新。在“新”字上下功夫,不少企業努力練就“獨門絕技”,加速邁開“云”步伐。
 
 
 
  “干企業要有定力,要做就做******的。”福建恒而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正華說,通過研發驅動,公司生產的重型模切工具占據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在行業內擁有定價權。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37%。
 
 
 
  工信部統計顯示,“小巨人”企業的研發人員占比約25%,平均研發強度超7%。
 
 
 
  “上云潮”中,中小企業正加速駛入賽道??焓謱Σ糠值貐^受疫情、災情影響的企業減免技術服務費,在浙江諸暨、廣東揭陽等地針對產業集群特色提高直播流量;海爾“三翼鳥”平臺匯集了2萬余款生態組件,連接了1000多個家裝公司……平臺企業、鏈主企業降低數字門檻,帶動中小企業上“云”的實踐在很多行業展開。
 
 
 
  “越是面臨壓力,越要依靠智能化、數字化,提升效能、降低成本、拓展市場。”山東一家從事動力電池系統解決方案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數字化對企業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過去一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大批培育,研發活動更加頻繁,兩化融合發展迅速。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小企業研究院副院長孫文凱看來,這既有加大紓困資金支持力度、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支持,也得益于當前技術進步特點賦予了中小企業成為創新主力更大可能性。“去規?;菙底纸洕鷰淼娘@著改變。挖掘個性化需求針對性供給,通過平臺更低成本獲取資源,都將使企業外延邊際更廣。”
 
 
 
  于變局中穩健前行,在補鏈強鏈中鍛造實力。有調查顯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22%的企業主導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雖然企業體量不大,但小配件蘊含高技術、小企業支撐大配套、小產業也能干成大事業。
 
 
 
  記者從工信部獲悉,2022年,工信部將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業,用好中央財政資金,再支持一批重點“專精特新”企業。
 
 
 
  “越是面對復雜環境,中小企業越要堅持走精細化、專業化、特色化、新穎化路線,努力在細分市場和產業鏈關鍵環節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說,“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將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QQ在線咨詢
国产aⅴ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