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榆樹市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建成面積23平方公里,形成了工業區、商業區、教育區、居民區、行政區等較為合理的城市建設布局。供水、供電、供熱設施完備,市區主要街路全部建成柏油路,形成了“兩橫一縱、東西暢通”的公路框架。鄉村電話在全省率先實現程控化,信息溝通十分便捷。市內有小學11所、初中5所、高中3所、職業學校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F有醫療機構8個。金融、保險等服務機構13家,可提供完善貸款、結算、匯兌、資信、保險等服務。電力資源充沛,全市有22萬千伏一次變電所2座,6.6萬千伏變電所22座.全市電力總量達到15.8萬千伏安。
糧食資源
![]() |
榆樹市地處************的黃金玉米帶,是全國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市)之一,盛產玉米、水稻、高粱等糧食,尤其以生產大豆等其他經濟作物馳名中外。糧食年產量始終保持在200萬噸以上,占吉林省糧食總產量的1/10、長春市的1/3,商品量和商品率連年居于全國縣(市)之首。2004年以來連續三年奪得全國十大產糧標兵縣(市)殊榮,2006年,糧食總產量突破25億公斤,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糧倉”。特色農業形成了專用玉米、綠色稻米、無公害蔬菜、馬鈴薯、紅白蕓豆、珠蔥圓蔥、林果等十大基地。
|
畜牧資源
豐富的糧食和農作物秸桿資源為榆樹市發展精品畜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幾年的努力,榆樹市畜牧業已形成規模,產生了巨大效益2005年末,生豬發展到300萬頭,牛發展到103萬頭,禽發展到3480萬只,建成各類牧業小區139個,規模飼養大戶3.8萬戶。全市畜牧業產值突破30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0%畜牧業已經擎起了農業的半壁江山。為提
|
![]() |
高畜牧業發展質量推動品種改良步伐,榆樹市實施了牧業小區專業化飼養工程,從美國、丹麥、英國引進了杜洛克、長白、約克等優良種豬以及西門達爾、夏洛萊、海福特、利木贊等優良種牛、實施了生豬、肉牛三元雜交工程。
水利資源
![]() |
榆樹市水利資源豐富,境內有第二松花江、拉林河、南北卡岔河等河流及大小支流,其中卡岔河貫穿南北,全市有中型水庫5座(玉皇廟水庫、蘇家崗水庫、于家水庫、向陽水庫、石塘水庫),總庫容1.8億立方米。全市地表流量3.66億立方米,地下水總儲量40.9億立方米。“十一五”期間,將建設“引松入榆”工程,每年可為榆樹市區提供松花江水3658萬立方米。 |
林業資源
榆樹市林業資源豐富,全市有林地面積26581公頃,其中,人工林地18740公頃,成熟林8002公頃,過熟林4214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5.26%。全市活立木蓄積量為450萬立方米,年木伐量5萬立方米。年產蘋果、李子、梨、葡萄等鮮果2.6萬公斤?,F有苗木花卉種植基地500公頃,有云杉、冷杉、紫杉、松柏和各種榆、楊、菊、玫瑰等70多個品種。
人力資源
榆樹市人力資源豐富,有可供各類企業需用的人才。原國有企業培養出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與其他地區相比,榆樹具有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優勢,適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外勞務輸出有一定基礎,帶出一批具有專業本領的技術型勞動力。此外,我市還與吉林省各科研部門、大專院校建立了技術培養基地,后續知識型勞動力資源充足。
旅游資源
悠久的人文景觀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使榆樹市的旅游產業頗 具潛 力,有*********重點文物保護的周家油房古榆樹人遺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的遼金時代南排木古墓群。第二松花江流經榆樹4個鄉鎮,風景秀麗,雷劈山、花園山綿延起伏,樹種 繁多,鳥語花香,雨季可摘山蕨菜、松蘑等十幾種野生植物。位于榆樹東南部的青頂山,山峰陡峭,風光秀美,有廟宇、狐佩洞、石三坑等自然景觀。霸家湖自然風景區現有水面138公頃,水美魚肥,有大小旅游船40多艘,游人絡繹不絕。市區內有公 園、魁星樓、仲榆書院等 景區。
|
![]() |
![]() |
![]() |
產業基礎
榆樹市是吉林省******的農產品加工業基地市,依托豐富的農牧資源,圍繞建設中等生態食品經濟城的奮斗目標,全市際交通工業發展迅速,實力不斷增強?,F擁有玉米化一、白酒釀造、畜禽加工三大優勢產業,大豆加工、生制藥、肥料生產三大傳統產業及馬鈴薯淀粉加工、稻米加工、牛奶加工三大新興產業,基本形成了以農產品加工為主體的地方工業體系。近年來,吉林摯友變性淀粉項目、廣東錦豐集團方便面項目、長春金源馬鈴薯淀粉項目、四川通威飼料項目、四川四海生豬加工項目、上海漢德肉牛加工項目、吉林禾豐方便米飯項目、吉林德萊鵝業項目以及吉糧集團100萬噸玉米深加工等項目相繼建成,提升了工業總量。原大曲集團、酒精廠、化肥廠、淀粉廠等老企業通過改制相繼做大做強,使榆樹工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全市擁有榆樹大曲酒、榆樹錢酒、吉久王酒、通威飼料、金源馬鈴薯淀粉、禾豐精潔米、華飛綠豆茶、黑珍珠醬油等眾多吉林省******產品。
面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良好機遇,“十一五”期間,榆樹市將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業,使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全市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具體要發展和壯大五大產業:加快壯大白酒釀造業,充分利用“榆樹錢”、“吉久王”等知名品牌,提高優質白酒生產能力,擴大市場占有份額,著力打造“榆樹白酒城”;大力發展玉米化工業,重點開發化工醇、聚乳酸等淀粉下游產品,延伸產業鏈,做強玉米經濟;改造提升大豆生化業,運用先進科技成果,改造傳統豆制品生產工藝,發展新興大豆食品,促進大豆轉化增值;培育發展肉乳加工業,壯大畜禽加工規模,使我市成為全省******的畜禽產銷集散地和畜禽加工基地;發展綠色蔬菜業,堅持蔬菜種植、儲存、保鮮和加工同步發展,努力建成東北地區******影響力的蔬菜生產加工基地,打造東北的“蔬菜之 鄉”。